BOB竞猜7月19日下午,室外最高温度已达35℃,市区府城隍庙却人头攒动。BOB竞猜金华市非遗中心举办的“婺风遗韵中国梦非遗情金华市非遗精品项目展示展演”永康专场在这里举行。舞台上,舞狮、大罗汉、永康醒感戏,敲敲打打的,好不热闹。一边的现场技艺展演,尤其是一些五金手工艺制作台前,吸引了不少人。
“这个手链好精致啊!”老手艺人胡安然带来了不少手工制作的银饰,吸引了不少小姑娘。56岁的胡安然是永康市石柱镇江瑶村人,打金打银已经有30个年头。“我的手艺就是我哥哥教的,我们家的手艺传下来已经200多年了。”到胡安然手里,这门技艺已经传到了第5代。
江瑶村有很多像胡安然这样的老手艺人。20世纪80年代,全村400户中近300户以打制金银为业,江瑶村也曾经一度成为全国闻名的金银交易市场。
胡安然说,永康有句俗语:千秧八百,勿如手艺伴身。永康以前人多地少,土地贫瘠,光靠种田根本养不活一家人,很多人就会选择学一门手艺讨生活,很多学的就是打金打银、打铁打铜等五金行当。
永康还有句老话:五金工匠走四方,州州府府不离康,离康不是好地方。永康人就有了学手工艺外出谋生的习俗。他们背着一身行担,挑着风箱、炉子和箱笼,翻山越岭,涉水过河,顶烈日,冒风霜,走村串户,穿梭在异乡的小道上吆喝生意,足迹遍及东南各省。自清代以来,每年都有数万人外出做手工技艺,所以永康就有了百工之乡的美誉。他们利用简单的工具,制造出了种类繁多的生产工具、生活用品和金银饰品,为外地人所称道。
胡安然在外闯了10多年。他挑着担子,拿着工具箱,挨家挨户地去给别人加工,上海、福建,还有浙江的其他县市他每一个都跑过。“我们都是这么出去闯出来的。”
30年前,胡安然在村里开了个小作坊,做的还是打金打银的老行当。他以前以打金戒指、金耳环为主,款式比较简单。后来为了跟上时代,他又找了专业师傅学了手艺,现在的作品精致多了,花样也多了不少。“我们是以质量取胜,来的都是些老顾客。”
据了解,2003年以后,江瑶金银市场开始萎缩。至2009年,仅有金银店五六间,外出流动加工的工匠也很少了,有10余户村民在外地开设金店。“我想培养一些传承人,让他们也学会这些传统的技艺。”胡安然说。
南朝陈人虞荔在《鼎录》中载,黄帝曾在现永康城南的石城山上生活居住、炼丹,并铸就了黄帝鼎。从那时起,冶炼就开始在永康撒种发芽。自此之后,春秋铸剑,汉造弩机,唐制铜铳,宋采铜矿,清制枪管,永康五金始终随历史而发生变革。据有关史料记载,唐宋时期,永康已有五金工匠加工五金产品。历元、明、清、,永康已经拥有了庞大的五金工匠群,且多能工巧匠,号为百工之乡。清光绪《永康县志》载:“衡器制造肇始于北宋。”清光绪《永康县志》载:“土、石、竹、木、金、银、铜、铁、锡皆有匠多鬻技于他乡。”
永康锡雕的展台上,几个酒壶,古色古香的样子,大家很喜欢,都端起来看了又看。“锡有防腐保鲜的功能,以前酒壶、茶壶等很多东西都是用锡做的。”锡雕省级传承人盛一原介绍道。他今年52岁,做锡器已有30多个年头。
在永康,锡雕俗称“打镴”或“打锡”,是一门独特的民间手工技艺,有着上千年的历史。据《永康县志》记载,“打锡”形成于五代,随着锡器在民间普及,成为百姓日常生活必需品时,打锡器逐渐成为一门重要的民间手工艺。其制品古色古香,光泽清亮,晶莹夺目,多用于制作传统嫁妆、仪仗道具、佛事法器及生活日用品等,具有较高的实用和观赏价值。在永康,民间随处可见锡制的酒壶、茶壶、BOB竞猜茶叶罐。永康风俗,姑娘出嫁,娘家人往往要送一套锡器。2008年,锡雕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遗名录。
在长期生产实践中,艺人之间逐渐形成了一套严格的行业规矩,说着外人难以听懂的“自语”(行话)。多数锡匠保留着半工半农的习俗,即端午节前后回家,待农忙过后再次出门,一直做到旧历年前。也有些艺人很有经商头脑,出门时带上五金产品一路销售,回家时则带回外地烟叶等特产,亦工亦商。永康芝英、岘口一带打锡艺人较为集中。
“以前锡器是日常生活都用得到的,打锡的人特别多。”盛一原穿梭在异乡的小箱子里,挑起行头,喊上几嗓子“打锡咯”,当地居民就会拿出自家用坏的锡器或者锡原料,请锡匠帮忙修补或是新打几个茶壶、烛台等用具。BOB竞猜
近年来,随着塑料制品、不锈钢制品以及铝制品等替代物的出现,作为日用品的锡器市场需求已相当萎缩。许多锡器店倒闭了,锡雕匠人纷纷弃艺从商。面对压力,盛一原没有放下手中打锡的锤子,转换思路,利用锡熔点低的特性,尝试着为当地生产衡器、保温杯等用品的厂家制作模具,把纯手工艺与现代机器结合,换了一种方式继续传承着锡雕技艺。盛一原出资成立了永康锡雕馆,将自己多年收藏的锡器全部陈列于锡雕馆,让更多人了解锡雕技艺与锡雕文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