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OB竞猜百舸争流竞风帆,挥斥方遒正有时!BOB竞猜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、重庆加快推进“一区两群”协调发展的大背景下,大足区被定位为主城都市区桥头堡城市。历来是大足产业发展和人口集聚重镇的千年五金之都——大足龙水,由此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。
十三五时期,龙水镇紧紧围绕“3+2”产业体系,不断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,共引进项目97个,BOB竞猜协议投资242.3亿元,其中引进投资亿元以上项目63个。同时,依托龙水——双桥城市组团高起点规划,努力争取中央、市级特色小(城)镇专项重点项目,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全面提速,城市品质显著提升。
如今,大足龙水这座特色产业集聚、产城融合示范、城乡融合发展的现代五金科技生态新城正日渐崛起,成为大足区推动区域绿色协调高质量发展的“排头兵”。
9月21日,在大足区举行的2020年第三季度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中,八戒(大足)五金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颇为引人注目。
作为一个总投资20亿元的项目,该项目将引进德国SIEPMANN公司成套智能化生产线,建设刀具智能化生产线,特别是将引入的德国刀具热处理工艺线,将全面提升大足龙水五金产品品质,为大足龙水五金产业的转型升级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大足龙水历来有着“中国西部五金之都”、“中国锻打刀剪中心”的美誉,五金产品涵盖十二大门类200多个品种2000多个花色,从业人员逾10万人之众是最具重庆特色的地方产业集群。然而,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,龙水的五金产业发展压力重重,促使着龙水镇加快推进五金产业的转型发展。
“围绕‘五金’这一传统优势产业,我们确立了‘3+2’的产业定位,着力发展现代五金、家俱家居、商贸物流,积极探索发展新型轻量化材料、智能化模具产业,力争实现产业的集群式发展,加快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特色产业新高地。”大足工业园区相关负责人介绍,近年来,龙水镇就发挥镇园合一体制优势,建立“招商项目库”、“资源要素库”、“目标企业库”,采取多种招商方式,紧盯长三角经济区、珠三角经济区、京津冀经济区三大招商主战场,实施精准招商,着力引进培育中德五金产业园、小五金产业园、热处理中心、模具研发设计等项目建设,为振兴五金产业提供技术支撑。
同时,大力实施以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采取疏堵结合的方式,关停657户“散乱污”微型企业,扶持有潜力的微型企业,加快“机器换人”进程和生产流程的智能化改造。并实施品牌战略,树立千年五金品牌形象,开展龙水五金的整体营销,注册区域集体商标,打造“龙水”“大足锻打刀”公共资源品牌;加快发展智能家俱,推进好年华、嘉耀智能家居等项目建设,推进家居企业技术改造、产品研发,提升家居产业档次。
通过一系列的“组合拳”,龙水五金产业转型升级迈出实质性的步伐。现代五金产业链条方面,以科众机械、邓氏厨具、明友钢具、杰利来日用五金、凯罗尔配件为代表的一批高新技术企业,逐步引领龙水五金迈向高端。朗坤汽车配件、联海机械、凯罗尔等20余家企业已引进自动化设备320余台(套),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,提高了生产效率、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。
在新兴产业方面,随着尚鼎、什木坊、亨多利、海安、恒涛等一批家居企业和汇晶、恒洪教学设备制造企业的建成投产,家居产业园初具雏形,重庆固豪(木业)、什木坊等多家企业荣获“中国门窗行业30强”称号。
值得一提的是,园区木门企业建成投产后,将年产套装门1000万套,占重庆总量一半以上。届时,家居产业园将成为全市重要的木门生产基地和教学设备制造基地,推动龙水打造西部家居集散中心。在新冠肺炎疫情大背景下,2020年大足工业园区预计将实现工业总产值290亿元,同比增速4.3%。
“在即将开启的‘十四五’征程中,我们将突出日用五金、工具五金、家居五金、农机五金、建筑五金等重点方向,进一步做强现代五金、智能家居、商贸物流产业,加快建成全市重要的现代五金产业基地、现代家居产业基地、智能制造基地。力争到2025年,工业总产值突破500亿元,建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特色产业新高地。”该负责人表示。
龙水镇古南社区7组的老旧小楼有了新变化,低楼层外墙砌上了颇具文艺风的勾缝青砖,每家每户都新换了不锈钢雨棚,楼栋内逐层粉刷了墙壁,更换了公共区域的照明灯。
改变始于今年龙水镇投入5500万元,实施的老旧小区配套基础设施改造项目。依托良好的区位优势、五金等产业的兴旺发达,龙水镇小城镇建设起步较早,历来都是大足区的重要人口聚集区,常住人口达17万人,但随着时间的推移,很多小区成为老旧小区。
“在新的十四五规划中,大足区完善了‘一心三组团两轴多节点’的城镇空间格局,其中,龙水仍就位于‘龙水-双桥’这一组团城市中,这标志着龙水持续由过去的特色小(城)镇向组团城市迈进。”龙水镇相关负责人表示,为了抢抓这一发展机遇,龙水镇大力推进城市更新,不断提升城市品质,正对包括古南社区在内的10个社区共59个老旧小区片区,进行整体改造,打造“人文、曲乐、活力、开放、共享”五大主题定位的“完整社区”集群,BOB竞猜塑造人文宜居新区。
龙水还充分利用特色小(城)镇专项等资金,新建并投用龙水人民广场和文化体育公园,完成龙水金都广场商圈、幸光大道街区形象提升工程,有序实施了城区节点形象建设及背街小巷整治工程。城区主要道路、背街小巷全部白改黑,主干道路灯全部更换为节能LED路灯,新增绿化休闲小广场5个,城区绿化覆盖面积455公顷,镇城区供水率和生活污水处理率、垃圾收运处理率均达100%。跨河人行桥、免费公厕、健身游园等城市公共设施大量新建,城市功能得以不断完善。
同时,围绕“产业向北,城区向南”发展理念,在城区南部全面启动3.6平方公里的龙水新城建设。完善了部分路网、给排水管网、亮化设施及绿化种植等基础设施;建成龙水湖育才中学、6.4公里景观道路等基础设施;正加快建设儿童公园及云璟台别墅等高品质住宅小区。
“十四五”期间,龙水镇还将实施一系列的龙水新城整体城镇化建设工程,投资4亿元实施龙水新城土地整治及市政道路新建工程;投资1.1亿元,实施龙水新网配套综合管网新建工程;投资3亿元,实施幸湖佳苑等安置还房项目的建设;全力推动450亩新城城市中央公园建设;新建11条市政道路,建设龙水中央金岛;新建便民商业综合市场、特色产品展示交易中心、综合批发交易市场、市民综合服务中心,以及三叉河河道整治工程和环境绿化工程,龙水新城体育公园等,将龙水建成集五金文化、公共服务、生态居住、养生度假于一体产城融合示范新城。
“感谢党的好政策,为我修了这么好的房子,还推荐我从事村里的道路保洁员,现在收入稳定了,住房、教育、医疗也有了保障,日子是一天比一天好了。”龙水镇高坑村建卡贫困户汪治刚说起这些年生活的变化,喜悦之情溢于言表。
近年来,龙水镇大力推动城乡融合发展,围绕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,加快补齐乡村发展短板。一方面,积极完善乡村基础设施,每年新建约30公里“四好农村路”,全镇农村公路通达率已达到100%,通畅率达到95%以上;农村人口实现集中供水入户全覆盖、天然气入户全覆盖;动力电、通信信号、宽带互联网络、广播电视信号已实现所有自然村全覆盖,为乡村振兴夯实了基础。
另一方面,紧紧围绕“两不愁三保障”总体要求,把危房改造作为农村贫困群众精准脱贫的重要抓手,对全镇所有困难农户的住房进行拉网式鉴定,将房屋确属危房又无能力自建的贫困户及时纳入危改计划。截至目前,龙水镇已累计实施建卡贫困户C/D级危房改造427户,达到全镇建卡贫困户总户数的68.1%,所有改建住房均完善了水、电、厨房、卫生厕所、硬化院坝配套,切实保障了贫困群众的住房安全,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明显提升。
龙水镇还充分利用大足工业园区坐落于该镇的地理优势和“镇园合一”的体制优势,结合入园企业的规模和用工条件开发就业岗位,并适时适度开发疫情防控临时公益特岗和建卡贫困户公益性岗位,有效解决贫困劳动力务工需求。目前,龙水镇建卡贫困劳动力中已稳定就业781人,达到全镇建档立卡人口的40.6%,实现了有意愿外出务工贫困劳动力“应出尽出”的目标。全镇627户1923人建档立卡贫困户也于2019年底已全部脱贫,贫困发生率从2013年末的1.72%降到0%,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,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。
“结合现有基础,龙水镇正加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工作的有效衔接。”龙水镇相关负责人介绍,近年来,龙水镇积极布局特色农业产业,为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打通农业生产产前、产中、产后的“断点”和“堵点”,已发展雷竹2400余亩,荷莲栽植2500余亩,金槐种植900余亩,“爱媛38号”柑橘种植1600余亩,无公害蔬菜种植1.1万余亩,水产养殖8000余亩,家禽出栏110余万只。
下一步,龙水镇将以产业发展为推手,不断深化产业结构调整,因地制宜,积极构建“大产业”发展格局,让广大农民在全面脱贫、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、幸福感,让全面小康的成色更足更亮。
近年来,黔江区加大“四好农村路”建设力度,在峡谷、沟壑、悬崖、绝壁上修建了一条条“挂壁路”“盘山路”。…
川渝滇黔藏“跨省通办”服务专区上线日电 (刘政宁、周小平)20日,由川渝滇黔藏西南五省区市联袂打造的“跨省通办”服务专区正式上线,将为企业群众提供更加便利的异地办事服务。 据了解,新上线的“跨省通办”服务专区是为贯彻落实2021年国务院《政府工…【详细】